 马德的“收钱袋子”——田雅芝
点击进入专题聚焦重拳反腐
东方网8月16日消息:近年来,伴随着贪官的被查,贪官背后的“贪内助”现象引人关注。《检察日报》今日刊文,通过具体案例剖析贪官“贪内助”现象。
【田雅芝:马德的“收钱袋子”】
2005年7月28日,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对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受贿案依法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而与马德共同索贿受贿的马妻田雅芝,因与其夫共同受贿7笔共370余万元,已于去年11月,被哈尔滨市中级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
记者曾在黑龙江省女子监狱见到了正在服刑的田雅芝。田说,她和马德收来的钱是不得已收下的。因为怕有人到家里来送钱,他们晚上都不敢开灯,因为只要看见她家里有亮,就有人敲门或打电话。对于收受的钱财,她还狡辩说:“这些钱我一直都想退回去。”
在马德家清理赃物就用了7天
哈尔滨市南岗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卢亨是负责“田雅芝案件”的主管副检察长。说起当初到马德家搜查时的情景,他至今还感慨不已。马德家的装修平常,但打开一排排衣柜,光是没穿过的高档皮鞋就有几百双,两三千块钱的鞋在那里都不算高档。田雅芝的裘皮大衣就有8件,金银首饰、高档相机、手表、电脑、古董字画……应有尽有。沙发下、床单下到处都能摸出钱来。他们家有一个大冰柜,里面的熊掌就好几只。办案组十几个人在他家清点赃物就用了7天。
钱在不断转移绝非“放着没动”
田雅芝说,那些钱她一直想退回去,钱一分都没动。而检察官对案件的调查早已证明他们在不断地转移和支配这些钱。
田雅芝曾说,绥棱县原县委书记李刚给过她一个30万元的存折,一直到案发这个存折都没动。但是据侦查李刚案的哈尔滨市道外区检察院反贪局检察官介绍,当时李刚是县长,因为绥化干部私下的风言风语已经传了很久,说马德这个人爱钱。为了当上县委书记,李刚和妻子商议说,我是个后备干部,咱们也要给马德送钱才行。于是,李刚的妻子从银行取出30万元,以“马方”的名字存下并送给田雅芝。半年后,李刚如愿被提为县委书记。而这笔钱后来也被田雅芝转存到自己名下。之后,她又将这笔钱汇到北京,并在“风声”紧时用假身份证转移了这笔钱。
马德和田雅芝从来不在绥化当地存钱,因为当地有很多人认识他们。于是夫妻俩商量把钱存到北京。1999年开始,田就让儿子在北京的银行开户,之后不定期汇款,或是由马德赴京开会提个保险箱带现金过去。2002年4月马德案发,在其儿子的账户里共发现人民币、美元、港币共计2000余万元。
就在马德案发前不久,田雅芝还给她儿子以“宋伟”的名字办了一张假身份证并另开了一个户头,将所有的钱款转存到宋伟的名下。因为银行有规定,每一笔转存最高限额为9万元,所以后来当检察官打开账户时,9万元一笔的存单密密麻麻打印下来,整整用了5个存折才打印完毕。
是被动收钱,还是疯狂敛财?
案发前,田雅芝已是黑龙江省林业法院的副院长,但她并不懂法。一个曾给马家行贿的老板说,田雅芝这个人物欲特强,小到一件衣服,大到上万美元,不论礼品贵贱,她都是一番推辞客套后全部“笑纳”。
随着马德地位的上升和权力的加大,田雅芝的虚荣心和贪欲也一天天膨胀起来,其敛财的惯用做法就是哭穷。她常常这样暗示别人,“我们家老马没别的爱好,就是好打个麻将”,或者“老马最近要出国了也没有外汇”,等等。
办案检察官说,马德和田雅芝敛财可以用疯狂一词来形容。马德接礼受贿有这样几种方式:一是岳父母去世;二是儿子到北京上学;三是有病住院;四是调整干部;五是过年过节。无论是对个体户还是领导干部,马德和田雅芝的索贿受贿情节都是很典型和直接的。
[下一页] |